下载bt的app
你的位置:下载bt的app > 新闻动态 >

陈景润
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5:02    点击次数:195

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,1996年3月19日,一颗科学界的巨星悄然陨落,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永远地离开了我们。陈景润,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福州,他是数学家,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,生前一直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。

陈景润的一生,是对科学真理矢志不渝、不懈追求的一生。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,研究条件异常艰苦,科研之路布满荆棘。没有先进的计算设备,只能靠一支笔、一沓草稿纸;没有舒适的研究环境,常常在狭小昏暗的空间里埋头钻研。但这些困难如同蚍蜉撼树,根本无法阻挡他探索数学世界的坚定步伐。

1966年,他发表了《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》,成功证明了“1+2”,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领域竖起一座不朽的里程碑。这一成果的背后,是无数个废寝忘食的日夜,草稿纸堆满了房间,每一张都写满密密麻麻的计算过程,那是他在孤独中与数学难题展开的顽强博弈。他全身心沉浸在数学的王国里,用智慧和坚持为中国科学界赢得无上荣耀,让五星红旗在学术殿堂高高飘扬。

1977年,陈景润发表论文《1+2系数估计的进一步改进》 。在这篇论文里,他在之前“1+2”证明的基础上,对关键系数进行深入分析与优化。为了得出更精确的结论,他查阅大量资料,反复推导验证。常常为了一个数据的准确性,在图书馆查阅到闭馆,又回到家中继续思考。这篇论文进一步完善了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的成果,让国际数学界再次将目光聚焦于这位来自中国的数学家,也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,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数学探索之路上奋勇前行。

1996年,年仅63岁的数学天才陈景润病逝。他将自己所有宝贵时间、满腔热爱和全部心血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数学。他的夫人由昆说,这些成就都是他拿命换来的。他临终前留下两个遗憾:一个是直至生命终结也没能证明出来的“1+1”;另一个是家人,他无法陪伴孩子长大,无法陪伴妻子到老。

陈景润身上体现出的科学精神,正是中国科学家特有的精神底色。在当今时代,科技日新月异,国家发展急需这种精神,需要更多像陈景润一样纯粹、执着的科学家。

2025.3.19于琼海





Powered by 下载bt的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